黑龙江省黑河市北安市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方案
- 来源:http://www.lmato.com
- 发布者:养老院发布员
- 浏览:417
- 2013-12-31 15:12
- 评论:0
北民发[2009]21号
北安市辖区内共有65周岁以上老年人10430人,符合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共计780人,其中优抚对象有15人,特困空巢老人306人,低保户老人424人,三无老人35人。
根据《黑龙江省关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示范活动的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以满足我市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以保障老人群体中的高龄老人(100岁以上)和特殊群体老人(包括分散供养的“三无”老人、低保老人、重点优抚老人)为重点,坚持社会福利事业社会化的改革发展方向,积极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福利机构养老为重点,构建政府主导、社区参与,多层次、多类型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引入社会资源,鼓励养老服务市场竞争,从而为老年人提供周到、便捷、高效、体贴的专业化服务,不断提高我市社会福利服务的整体水平,促进我市养老服务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工作原则
我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原则;
(二)坚持政府购买服务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原则;
(三)坚持先重点保障老年人中的高龄老人和特殊群体老人,再逐步惠及全体老年人的原则;
(四)坚持专业化居家养老服务与社区义务服务、邻里互助相结合原则;
(五)实行无偿服务、低偿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原则;
(六)实行统筹规划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原则
三、工作任务
(一)建立养老服务机制
一是健全领导机构。政府成立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养老服务工作的领导。民政部门是养老服务工作的主管部门和实施部门;办事处及社区要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
二是完善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工作机制。将发展老年福利服务的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根据养老服务需求,发展我市的居家养老服务事业。
三是明确责任划分。民政部门负责提出养老服务的实施方案,确定服务对象补贴标准;建立信息库,汇总有关数据,并负责对办事处、社区、民间服务实体的工作进行检查和考评;办事处设立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负责对社区申报服务对象的资格确认和补贴标准的审核,并对社区和民间服务实体机构进行检查与监督,负责服务补贴经费的结算和发放,负责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社区居委会设立养老服务工作站,建立为老服务队伍和志愿者队伍,指定工作人员负责宣传动员,受理服务申请,搞好入户调查,初步确定服务对象及所需服务时间、服务内容,分门别类建立养老服务工作信息。
(二)建立养老服务体系。
由于老年人的思想价值观、家庭经济条件、身体健康情况及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不同,必须要建立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体系,才能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需要,为老年人养老提供选择的空间。因此,构建多种形式并存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照料为骨干的新格局,使我市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一是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的居家服务模式。居家养老服务就是在社区建立一个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为居住在家中的老年人开展社会化服务。即由政府组织失业、下岗、买断人员进行养老技能培训,并安排到特困老年人家中提供养老服务,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提供养护员补贴。有效整合社会养老需求和再就业资源。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居家养老模式:
1、货币化服务模式。实行政府出资为特困老人发放养老服务补贴。选择居家养老,政府每月发放“代金券”,由特困老人凭券自主选择居家养老服务项目。
2、信息化服务模式。把信息化手段融入养老服务中,提高养老服务效率。通过96760呼叫平台、社区呼救系统、空巢老人爱心门铃等信息手段实现社会各类养老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依托信息化平台的养老服务网。
3、志愿者服务模式。开展邻里间互帮互助、结伴助老等活动,建立由亲属、邻里、社区、单位共同参与的志愿者队伍,采用“一对一”、“一对二”等照顾方式,开展陪聊、陪购物、陪看病、帮助做家务等服务。
4、家政服务模式。这是一种专门为空巢老人提供养老服务的养老模式。针对空巢老人的特点,引入“管家”概念,为老人配“管家”,由“管家”承担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身体健康监护、生活用品代购和配送、健康指导和咨询、休闲娱乐等,必要时可以由服务中心提供专门的车辆和专业人员,上门为老人提供服务。“管家”队伍由政府部门出一定资金,委托各级家政服务中心对一些下岗失业人员、外来打工者进行专门的道德、技能培训。工资可以采用“政府出一点、子女出一点”的办法。各办事处可以成立管家服务站,以规范管理。
二是以社区养老为依托模式。社区养老就是整合社区资源,大力发展生活照料、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紧急求助等各种社区为老服务项目。这种模式办在家门口,就近就地,不离开故土、熟人,能满足老年人地缘心态的要求,它既能补充居家养老不足,又能减少家庭成员的负担,是居家养老的重要支柱。在具体实施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社区养老方式:
1、日托式。日托式也可称“朝至夕归”式养老。托老所和日间照料托老中心都属于日间托老范畴。主要由办事处或社区兴办,被老百姓戏称“老年人的幼儿园”。托老所可以设置活动室、休息室、餐厅及老年大学课堂等,老人白天在这里自由活动,晚上各自回家。
2、食堂型。食堂型养老模式是解决空巢家庭老年人吃饭问题的好办法,可以使越来越多的老人走进社区食堂,享受到“老有所养”事业带来的实惠。老年食堂不仅可以解决老人一日三餐,又可以为老年人提供相互间交流感情的平台。
3、上门照料。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为居住在自己家中有部分生活能力但又不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长期生病卧床及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提供照料服务。
(三)建立社会养老服务运行机制。
养老服务以政府投入为主向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转变,实行多元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福利性、公益性和经营性并举。
1、大力发展助老服务中心,提供为老服务。政府将总结我市为老服务的经验,宣传典型,以点带面,通过开展义诊、上门送诊、“一帮一”、“结对子”等形式,使高龄老人、贫困老人、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得到帮助。
2、建立日间照料服务中心(日托服务中心),实现为老服务。即可由办事处或社区兴办,也可由社会力量参与兴办。托老所可以设置活动室、休息室、餐厅及老年大学课堂等,老人白天在这里自由活动,晚上各自回家。日托式的管理人员由办事处或社区组织培训,工作人员工资可根据办事处的经济实力由办事处负担,或者由老人家属负担,也可以双方各负担一部分。
(四)社会养老服务内容:
以生活照料为基础,以医疗保健、法律维权、文化教育、体育健身等为专项服务。具体分为:
1、生活照料类:为老年人提供托老、购物、配餐、送餐、家政服务等一般照料和陪护等特殊照料的服务。
2、医疗保健类:为老年人提供疾病防治、康复护理、心理卫生、临终关怀、健康教育、家庭病床等服务。
3、法律维权类: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司法维权及维护老年人的赡养、财产、婚姻等合法权利服务。
4、文化教育类:为老年人提供老年大学、知识讲座、书法绘画、图书电子阅览等服务。
5、体育健身类:为老年人提供活动场所、体育健身设施、健身团队等服务。
6、志愿服务类:为老年人提供邻里互助、谈心交流、精神慰藉等服务。
四、工作方法和实施步骤
(一)工作方法
1、调查确定服务对象。组织专门调查人员开展对居家养老对象的调查、归类、审核、统计工作,及时掌握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和需求动态,建立健全老年人信息库。
2、服务内容。确定服务对象、服务项目、服务时间。
3、组建服务队伍。每个办事处建立一个服务站,每个服务站设立4至5名公益性岗位,人员工资纳入财政预算,服务员队伍由各社区提供,由居家养老服务站进行筛选、录用。再结合再就业工作,重点吸纳社区下岗职工,尤其是 40 — 50 岁的下岗职工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岗位上,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有组织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形成专业化队伍,持证上岗。
(二)实施步骤
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采取试点先行,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方法进行。整体工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4月下旬—5月末)
主要完成外出考察、工作方案、补贴标准制定、成立市居家养老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和平办事处为试点单位,成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每个社区建一个服务站。
(二)试点阶段(6月上旬—10月末)
1、调查摸底(6月上旬—6月中旬)。对社区的老年人家庭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摸清老年人家庭的底数和真实需求,建立老年人数据库。
2、开展试点(6月下旬—10月末)。对试点社区进行重点指导、重点跟踪,明确服务对象。组建或采取招标的方式确定为老服务的专业机构。落实资金,建立居家养老专项资金帐户。完善网络建设,加快我市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工作,逐步实现全市网络覆盖。
(三)总结阶段(11月上旬—12月底)。总结试点社区工作经验,为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依据。
五、几点要求
(一)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居家养老服务是融社区服务和社会福利于一体的社会化服务工作,各有关部门及办事处领导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把居家养老工作纳入日程。各办事处要成立领导组织,积极推进,保证硬件到位,专、兼职人员配备到位,为老服务队伍建设到位,并要与社区做好组织、审核、协调、管理和服务等工作,适时反映老人需求,要大胆尝试,争取吸纳民间资本、借助社会力量发展居家养老服务。
(二)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各级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开展好廉洁自律教育,杜绝偏亲向友等现象的发生。对符合政府购买服务的老年人既要应补尽补,又要防止虚报、瞒报。对服务对象要实行动态管理,以确保补助对象的不错、不漏,服务对象在选择服务项目时,工作人员既要尊重服务对象的选择权,又要履行好帮助服务对象合理设计服务项目的义务。要加强对服务机构的监督,并对其提供的服务进行评估,以确保居家养老服务的规范和质量。
(三)各办事处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参照本方案执行,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须报民政局审批。
北安市居家养老服务领导组织
成员名单
组 长:
张志国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副组长:
曾繁臣 市政府副市长
徐洪久 市政府助理调研员
王晓峰 民政局局长
成 员: (按姓氏笔画为序)
丁秀杰 职业技术培训学院院长
王丁酉 铁西办事处书记主任
刘树海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孙晓玲 妇联主席
吕明东 司法局局长
宋 丽 和平办事处书记主任
张志平 民政局副局长
李安晶 教育局局长
李 侦 财政局局长
李子江 北岗办事处书记主任
沈柏林 兆林办事处书记主任
肖 民 卫生局局长
苏 波 老龄委主任
姜诚立 铁南办事处书记主任
娄德志 庆华办事处书记主任
宫 凯 团市委书记
耿天龙 宣传部副部长
谢景新 总工会副主席
下设办公室:
主 任: 张志平 民政局副局长
成 员:
赵 敏 民政局社会事务股股长
李艳霞老龄委副主任
文章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