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让养老“成问题”看政府担当
- 发布者:pang8763
- 浏览:428
- 2015-01-30 11:54
- 评论:0
湖南省是人口大省,早在1996年,全省60岁以上人口已达567万,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份之一。今年的湖南两会中,117件政协集体提案中,其中共有8份提案聚焦养老产业及相关问题。
湖南两会,和往年一样,民生话题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焦点,而今年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话题中,也有一个“焦点中的焦点”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湖南的社会化养老保障问题。117件政协集体提案,8份提案是聚焦养老产业,湖南养老保障面临大考的时限越来越近。
湖南的养老保障能力面对的困难和压力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比如说进入老龄人口的数量增速快,高龄化人口多,养老机构和床位数量少,专业培养养老护理人才的学校少等诸多困难。除此之外,湖南因为是人口大省,所以在老龄人口的绝对数量和基数上自然要比一些省份更大,因此养老保障的压力也尤其大。
随着银发浪潮的到来,湖南如何迎接养老保障的“大考”,又是怎样找准“知识点”不让养老成“问题”的,从8份提案中已窥见一斑。
作为中国社会化养老面临重大考验的代表省份,做好养老,湖南已经意识到首先要抓住“投入”这个“知识点”,加大公立养老机构的投入,这是刚需,是硬件,是必须要做的,更是没有任何可以打折扣的余地的。因为作为养老保障的主体责任人,政府部门的预算投入是主流,只有做好公立养老机构的投入和布点,建立起基本的符合一般工薪阶层甚至城乡居民的普惠型养老机构,才会有高中低端养老机构的合理分层搭配。政府部门在此过程中不能缺位,只有建立起基本的公立养老机构的整体规划和建设,才会吸引更多的民营资本进入这个领域,针对不同人群需求展开分众服务,所以,湖南地方政府部门从地方经济发展的GDP蛋糕中切分出更多的比例来支持公立养老机构建设,是未来几十年地方政府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首要考虑因素。
当下,除了政府投入不足,养老保障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民营资本进入的不足。为什么这个本来应该是有无限发展机会的产业民营资本却没有热情和动力,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同为养老保障事业,公立和私立在土地政策、税收、金融信贷等方面差别太大,不在一个起跑线,怎么能公平竞争,没有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如何吸引资本进入,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低端无保障的小型养老院和高端奢华的高档养老院之外,中档的民营养老机构数量较少,这也是一块产业发展的“蓝海”,目前湖南已经抓住“民营资本”这个“知识点”,给民营资本进入养老保障产业各种机会,想必也一定能发现和极大促进这个经济增长极的快速成长。
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提案《关于打造湖南养老产业集群金融对策的建议》专门提出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议引导民营资本进入,发起具有金融资源整合优势的投资型企业,设立湖南养老产业引导基金,建立养老企业融资担保平台。同样,民盟湖南省委也提出《关于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我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建议》……毫无悬念,2020年以后,中国将全面进入老龄化时代,5年时间布局,养老,留给湖南的时间不多,留给中国的时间不多,必须未雨绸缪,及早应对,况且,现在已经不是“未雨”了,而是已经开始下起零星小雨了……时不我待,从湖南两会的8份提案来看,湖南,已经在路上!
关键字
文章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