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办养老院保持普惠性最难得
- 来源:www.lmato.com
- 发布者:pang8763
- 浏览:776
- 2014-04-18 11:49
- 评论:0
由于收费标准十年未涨,广州有6家区级公办养老院发不出工资,濒临关张。市民政局正与物价部门协调公办养老机构提价一事。
说濒临关张,可能有些夸张,老人还在,物业还在,难言关张。政府不办,大量的社会机构会抢着办。真正的难题在于,如何既维持低价,又保持普惠性。所谓普惠性,就是确保入院老人是低收入群体,尤其是鳏寡孤独,避免这个群体陷入老无所依、老无所养的境地。至于家庭条件尚可的老人,可以和子女同住,或者到民办养老院去颐养天年。
严格限制公办养老院收费,是保持普惠性的条件之一。公办养老院切忌办成高收费的豪华养老院,既与民办养老院抢市场,又将低收入群体弃之不顾。假如失去公办的独特意义,干脆改为民办算了,何必给民政部门增添麻烦,给财政添负担呢?相信这是当年制定《民政部门主办托老服务机构护理费标准》的考虑,价格可以调整,但思路仍然有效。
仅有低收费还不够,低收费未必普惠,相反,很容易办成特权养老院。由于是公办,场地免费,又有财政补贴,尽管有些补贴是以借款的名义获得的。换作民办养老院,缺钱就得停办,哪里跟政府借得到钱?所以借钱也算特殊的财政补贴。如此,公办养老院即使低收费,也能办成服务水准相当高的养老院来,服务水准一旦高了,想进来的人多了,难免有人走后门。因此,为保证公办养老院的普惠性,就不能办成人人想进的地方,最好是大多数老人不屑于去,鳏寡孤独才有机会。报道中只说有员工辞职,没有说老人退院,可见服务水准还过得去。推荐阅读:国土部:应将养老用地纳入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
当然,不是说服务越差越好。在核定收费范围内,应当努力改善服务水准,否则就是浪费。浪费与特权,一样不堪。在保持一定服务水准的情况下,收费越低,效率越高。如果改变机制,向社会招投标,或许可以找到更高效率的经营者,可以不用提价也能维持现有服务水平。相信很多慈善团体感兴趣,老人院是比较容易募集善款的标的,最着名的莫过于香港东华三院,看惯了香港电视的,无人不知。慈善事业和商业一样,有个创业和发展的过程,广州的慈善事业相当薄弱。如果将公办养老院交给慈善团体承办,对本土的慈善事业发展壮大,会有很大帮助。
总之,调价是最简单的解决办法,但是最简单未必最合理,宜抵抗调价的诱惑。在调价前,需穷尽其他一切办法。其他年龄阶层收入与时俱进,老人却不一定,社保养老金起点很低,涨得也慢。即使要调价,务必新人新价钱,老人老价钱。
关键字
文章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