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城市
当前位置:上海>养老资讯>养老新闻>养老快报>正文

内蒙古养老保障网力促全覆盖

  • 来源:http://www.lmato.com
  • 发布者:养老院发布员
  • 浏览:631
  • 2014-01-08 10:42
  • 评论:0

 据统计,目前内蒙古60岁以上老年人有440.8万,占总人口的17.8%,比全国14.3%的平均比例高3.5个百分点。做好养老保障,增进民生福祉,是贯彻落实“8337”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保障老年生活、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子,目前,内蒙古开展的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截至9月底,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486.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有760.9万人,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养老金水平和经办能力进一步提高。但与此同时,深化改革、优化制度的社会呼声也越来越高。

  全面覆盖,织就养老保障网。让百姓早日纳入养老保险,是让其实现老有所养的关键。2011年,根据区情,内蒙古将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实施,建立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12年,内蒙古实现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对重度残疾人和城乡低保户等,由政府代缴养老保险。截至9月末,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到全区102个旗县(市、区),全区城乡居民应参保人数为811万人,实际参保人数为760.9万人,享受待遇人数179.78万人。政府为25.8万人代缴了养老保险。在内蒙古经过20多年发展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广。截至今年9月底,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486.1万人,同比增加了 24.3万人。尤其是2010年底,内蒙古出台文件,将原“五七工”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这一政策,让内蒙古 15万名“五七工”实现了老有所养。此外,内蒙古还将农垦企业养老保险并入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将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纳入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内蒙古一些盟市、旗县还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灵活就业人员、个体工商户等尽快参保,继续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按照“十二五规划,到 “十二五”期末,全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将达到500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参保率达到60%以上,事实上这一目标内蒙古已提前完成。而从企业职工,到各类从业人员和城乡居民,随着养老保险制度覆盖人群越来越广,内蒙古正朝着人人都享有养老保险待遇、衣食无忧乐享晚年的目标大步迈进。

  “涨”声响起,保障水平节节高。今年上半年,全区再次调整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涉及148万人,月人均增加了177元,为此,内蒙古企业退休的人均养老金达到了1907元。从2005年以来,内蒙古连续9年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每一次都赢得了退休老人的热烈掌声,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从2005年的月均664元提高到2013年的月均1907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增加了1.87倍,养老金偏低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内蒙古不少盟市、旗县将提高养老金保障水平纳入为民办实事当中,并拿出专项资金对基础养老金、缴费补贴进行补助。如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将基础养老金上调至110元,阿拉善盟将基础养老金上调至300元。截至9月末,内蒙古城乡居民养老金人均每月为110.26元,养老金整体待遇水平仍然缺少吸引力。为此,进一步提高基础养老金,提高制度吸引力和保障水平,成为城乡居民的热切期盼。 

  优化服务,参保便捷更安全。近年来,内蒙古非常重视社保经办机构的建设,不断优化经办服务。如开设了网上服务大厅,登陆后,可轻松查询、办理相关社保业务。根据养老保险管理服务内容,制定了岗位管理服务标准,并分解到每一位工作人员,细化到每一个工作岗位,精确到每一类服务对象,进一步规范管理服务行为。据统计,截至9月末,全区纳入社区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人数为130.2万人,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管理服务率83.3%。养老保险基金被誉为参保群众的“养命钱,内蒙古把维护基金安全作为社保经办的重中之重。为此,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参保登记、核定缴费、待遇支付等社保业务经办规程,基本实现了经办工作运行规范有序、公开透明、高效便捷。自治区人社厅副厅长王燕峰介绍,内蒙古将进一步加强经办能力、特别是基层经办机构能力建设,乡镇社保至少保证2名专职工作人员,嘎查村应有专职协理员,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经办管理水平,让参保群众享受到更便捷、安全、顺畅的服务。路径之争,保障公平最重要。养老金的多寡,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高低。由于体制机制等因素,我国企业人员退休与事业单位、公务员退休待遇水平差距较大。有统计显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是企业职工平均养老金的2—3倍。养老金双轨制,变为全国统一的社保体系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于光军认为,无论是单轨、双轨或多轨,最为重要的是要保证轨道畅通,实现基本公平,保证公共养老支出能有同等的待遇,如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养老回馈,事业单位、企业人员、公务员和其他人群的待遇。

0 顶一下

文章评论(0条)

如果您要进行评论信息,请先 登录 或者 快速注册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  2013-2014  老码头养老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08020978号  
  • 友情链接
  • 城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