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城市
当前位置:郑州>养老资讯>养老新闻>养老快报>正文

两会热点:改变“421”结构急需社会化养老

  • 来源:www.lmato.com
  • 发布者:pang8763
  • 浏览:189
  • 2014-03-07 11:25
  • 评论:0

  明天我们怎么养老?如何让全省1300多万老年人安享晚年?这既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驻豫全国政协委员们提案关注的焦点。

  说起养老话题,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龚立群感慨颇多,“我的父母已八十多岁了,家里四世同堂。如果老人生病住院,看护就成为大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京剧院院长金萍在调研中了解到,第一代独生子女最苦恼的是父母养老和医疗护理问题。“如果养老能和医疗、日常康复护理结合就好了。”金萍在提案中呼吁。

  数据显示,目前我省1300多万老年人中,80岁以上老年人每年以3.65%的速度递增,城市空巢老人户已高达49.7%,农村这一数字为38.3%,全省失能(不能自理)老人达到88.66万人。

  “"421"的家庭结构不足以支撑对老人的赡养,因此需要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龚立群说。

  当前,我省养老形势非常严峻:民办养老院“一床难求”,护工“一人难觅”;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民办养老院运营步履维艰;社区居家养老遭遇资金、用房等困境……

  “在调研中,一位民办养老院长告诉我,开办养老院一般前6年可能都在赔本。”全国政协委员、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司富春建议,政府要放宽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境外资本依法依规以多种形式投资养老服务业。

  司富春在调研中还发现,居家养老受到越来越多老年人的欢迎,他建议,有条件的社区可像办幼儿园一样办社区托老所、“日托班”,成立老年人餐饮配送中心,做好上门巡诊等健康延伸服务;鼓励各类社会服务企业和中介组织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护工的缺乏也让养老服务难以为继。据统计,全省现有约1.7万名养护人员,其中90%以上没有执业证书,年龄较大,缺乏专业护理知识。而养护人员工资和福利待遇偏低,招不来人也留不住人。

  “解决人手的问题,我们可以培养社区义工,建立"爱心回报储蓄制",通过建立社区义工档案,引导大家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为自己储备"服务时间",老来便可获得相同时间的无偿服务。”龚立群建议。

  金萍则建议,应培养具备一定医疗知识的专业护工队伍,持证上岗,通过提高待遇、地位和社会保障保持队伍的稳定性。

 

更多最新养老资讯:http://www.lmato.com/shanghai/article/list-catid-1

 

0 顶一下

文章评论(0条)

如果您要进行评论信息,请先 登录 或者 快速注册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  2013-2014  老码头养老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08020978号  
  • 友情链接
  • 城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