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城市
当前位置:广州>养老资讯>保险资讯>养老保险资讯>正文

成都养老保险实现职保、居保无缝对接

  • 发布者:pang8763
  • 浏览:664
  • 2014-10-16 10:27
  • 评论:0

  失地农民原本购买居保,安置就业后又购买职保,不用再舍弃任何一方。成都郊区农民进城务工,或务工人员返乡养老,可通过3种方式转换养老保险,累计计算缴费年限。外地参保人员进入成都居住,可用“转入”方式对接成都市居保。

  本报记者 刘鑫

  “目前出台的政策,就是要给农民、居民多一点儿选择,充分尊重他们的参保自由。”10月15日,在成都市人社局2014年第2次新闻发布会上,该局副局长陈东向记者介绍说,《成都市城乡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正式出台。

  至此,成都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职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居保)实现了无缝对接。

  成都市市域内职保居保自由对接

  “目前居保和职保两者的转移对接,主要有换算、补差、并账、重叠处理、退帐5种方式,老百姓可以自由选择。”陈东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在参与对接的老百姓当中,采取 “补差”手段的偏多。

  据陈东介绍,在居保转职保的过程当中,参保人员按职保缴费金额,扣除相对应的居保已缴费部分,一次性缴清差额部分(含利息),即可享受到职保服务,这就叫“补差”。同时,“换算”、“并账”等方式也可转换居保和职保,具体操作方式可向当地人社部门的经办机构进行咨询。

  5种方式中,“重叠处理”的情况较多涉及到农民,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针对此,陈东也做了详细解释。他举例说,一种情况是,成都某地农民,已购买居保3年,随后被依法征地,国家为其安置就业后又购买了职保,两种保险重叠;另一种情况是,成都郊县某进城务工人员,进城前参加了居保,打工后企业又为其购买了职保,也出现了重叠情况。

  “农民工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年轻时大多城里打工,年老后往往返乡养老。因此,居保和职保,让他们舍弃任何一方,都极不公平。”陈东说,所以新政策出台后,在农民工出现保险重叠的情况时,成都的做法是换算、补差、并账3种方式由他们自行选择其一,之后合并居保与职保的缴费基数、个人账户,并累计计算缴费年限。

  成都市市域外可用“转入”方式对接

  对于成都市以外参保人员,需要转入成都市养老保险系统,可选择“转入”式对接。比如:绵阳籍职工到成都市生活,由市域外职保转市域内居保;南充籍市民或农民到成都龙泉驿生活,由市域外居保转市域内居保,等等。

  陈东说,市域外的职保转居保,首先按照《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续接办法》相关规定,转移个人账户、统筹基金,其次按《暂行办法》当中规定,进行市域内职保转居保。同时,如果转入市域内居保后又在成都市区找到工作,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还可按照《暂行办法》相关规定,自行选择对接市域内职保。

  此外,成都市域内的职保或居保,转市域外居保,可按“转出”方式对接,按照《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等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关键字

养老网敬老院养老院老年公寓老码头养老网

 

0 顶一下

文章评论(0条)

如果您要进行评论信息,请先 登录 或者 快速注册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  2013-2014  老码头养老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08020978号  
  • 友情链接
  • 城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