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体制医院到底新在何处
- 来源:http://www.lmato.com
- 发布者:低调浪漫
- 浏览:459
- 2013-12-30 16:17
- 评论:0
探访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新体制医院到底新在何处
人民网·天津视窗3月25日电:近日,《他们的医改实行了7年》报道后,介绍了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从建院伊始,就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完全分离,取消了行政级别,实行了法人治理结构和全员聘任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很多天津市民还不知道,自己家门口拥有这样一所全国唯一的新体制公立医院,而对于医院的服务更是充满了好奇。新体制的公立医院到底啥样子?昨日,记者再次探访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看看它与老体制的医院相比,到底有哪些与众不同。
现场探访
从挂号到取药 等候时间都少了
挂号——
率先启动电话预约挂号
家住塘沽区的宋大娘今年62岁了,“十多年的老毛病了,动不动就觉得胸闷,去好多医院都看过了,大夫说可能是冠心病但还得再做检查确认,可我特别不愿意上医院看病,就一直拖到现在。”今年春天天气变化挺厉害,宋大娘感觉越来越不舒服,终于决定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看病。
门口的自动玻璃门,干净宽敞的大厅,一进门宋大娘就觉得心里挺痛快。“怎么没人排队?”宋大娘正纳闷,一位导诊护士微笑着递给她一张印着号码的小纸条。原来,没人排队并不是患者少,而是医院启用了一套挂号收费排队叫号系统。患者挂号前按次序每人取一个号码,根据号码的顺序办理挂号交费手续,未被“叫号”的患者可在窗口前的坐椅上安心等候。
“这就像银行的叫号机一样,先来的也不用担心没站好队而排在别人后面。”8分钟之后,宋大娘挂上了号,“我以前在别的大医院看病,一进门就赶紧去排队,有时候儿子陪我,就在旁边的窗口一起排,谁的队伍快就先挂,每次挂号至少半个小时。”昨天,她只等了8分钟就挂上了号。
据介绍,启用排队叫号系统后,患者从以前的单窗口、单队列等候,变为多窗口、单队列等候,有效避免了插队现象,平均可减少20%-30%的等候时间,而且从根本上改善了传统挂号收费排队存在的混乱、无序等问题。
不仅如此,这里还在全市率先启用了“电话预约挂号”系统,48岁的赵建起是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的“常客”,每次看病前,赵先生都会通过电话预约挂号。“现在能电话预约挂号的医院并不多,而在几年前更是没有。”赵先生说,“我从第二次来这看病就用电话挂号,要是所有的医院都能这么办就好了。”
看病——
就诊IC卡避免重复排队#p#分页标题#e#
在拿到挂号条的同时,宋大娘免费得到了一张就诊IC卡,老人向卡里存了1000块钱,拿着挂号条和IC卡到门诊医生那里就诊。医生经过初步检查后,认为宋大娘需要做一个心脏彩超检查,而他并没有开具检查单,而是将这张IC卡插入POS机,检查费用就从卡中划走了,然后信息系统会通知各个检查科室。这又让宋大娘好奇了一把。“这样我就不用再排队了,多省事啊,而且还不用在身上揣着钱。”说到这里,宋大娘告诉记者,去年有一次看病,她丢了300多块钱,总觉得是在反复交费的时候掏掉了。宋大娘还注意到一个特点,就是挂号口、护理站这些地方,都是敞开式的,工作人员与患者面对面交谈。“这样多好,我们上了岁数的人都耳背,没玻璃挡着听得清楚啊。”
另外,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张IC卡还是患者在医院信息系统的标志,每位患者拥有一个独立的ID号,应用IC卡,可在系统中保存病历信息,查阅诊疗资料。今后,随着就诊IC卡的逐步普及和系统的不断完善,可实现就诊IC卡在各大医院的通用,届时,接诊大夫可以迅速查阅患者的病史,作出准确诊断,也消除了患者在不同医院反复作检查的负担。
检查——
不用拿着尿样满楼跑了
赵先生看过医生后,需要做血、尿常规检查。“你不知道,这个医院有个特点,厕所里有小窗户通着化验室。不像在别的医院,还得拿着尿样满处跑,人人都躲着,自己也尴尬啊。”
记者看到,赵先生所说的化验室,实际上是医院的采集室,采集室旁设有两个专门的男女卫生间,卫生间的墙壁上有特殊设计的橱窗,橱窗两侧分别是采集室和卫生间。橱窗是双层玻璃,中间带有夹层,夹层中备有采样用的容器。患者取出容器,在卫生间采样完毕后,再将容器放回橱窗即可。医务人员将带有样本的容器取出,由医院的物流系统直接发送到检验科进行检验,相关报告由检验科通过物流系统传送回采集室,再交给患者。
在门诊大厅等公共区域,所有的卫生间都是没有门的。赵先生说:“第一次来时我还纳闷呢,以为还没有装修好,这么大一个医院,厕所不安门?后来我就问了大夫和护士,才知道这是为了避免二次污染。厕所的设计在没有装门的情况下,也能保证人们的隐私。”据介绍,医院公共区域的所有卫生间都是无门设计,采用感应式水龙头,避免洗手之后再去摸门造成的二次污染。在每个病房的门前,都配备了免洗洗手液,方便患者、家属消毒。
取药——
药品按“餐”包装方便服用
一系列流程之后,就是医生开具处方,患者取药了。宋大娘发现,这里取药不是按整盒取,而是把所服药物按顿服量分成一包一包,每一包是一顿的用量,上面印有自己的姓名、服药时间和药品名,药师再告知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每顿药都给包好了,这下就不怕忘了每次吃多少药了。”#p#分页标题#e#
经了解后得知,分装药品的过程是由医院的“自动包药机”来实现的。医院为使广大患者服药更方便,不惜花重金从国外引进两台自动包药机,可以按顿服量分装口服药,甚至可以包装半片、1/3片、1/4片等非整片的药片,速度也较快,每分钟40包。药房在接收到门诊医生的电子处方后,包药机按处方自动分装药品而无需人工操作。当患者从诊室走到药房后,包药机已经自动将药品分装好,免除了患者的等候时间。
双方说法
患者
大夫态度好
还不收红包
在住院病房,67岁的李云霞大娘刚刚做了支架手术。他的老伴儿孙士明大爷告诉记者,李大娘患有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曾经还得过脑血栓,这么多年来住过不少医院。“这里住房条件好,大夫和护士的态度也好。”
住在隔壁病房的王鹤勤大爷今年73岁,安装了心脏起搏器。“我的家在大港,是慕名来的这里。来之前我一直想着要是做手术得给大夫送红包啊。”王大爷说,“后来就问了问在这里看过病的亲戚,人家劝我千万别给,别破了人家的规矩。结果来了后我就观察,真是像人家说的,没有收红包的。”
建议:外地患者家属住宿是个问题
对于医院的不足,患者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王大爷说,医院有很多外地来的患者,家属的住宿是个问题,如果能在医院附近盖个廉价的招待所,就更加人性化了。孙大爷则建议,医院有严格的探视制度,规定探视时间,这一点是安全的表现。但在管理上,希望能够使用探视证等,更加人性化以及便于管理。
医生
虽然身体累
但心不会累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的医务人员很多都是辞去了原来公立医院的职务来到这里的。在新体制下的医院工作,他们有什么感受呢?
预防保健科的许緻芳主任2005年在原先的公立医院退休,随后又被原单位返聘。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之前,她有过一些担忧,“了解了一段时间后,我决定来了,后来发现我的选择是对的。”许主任说,在这种新体制下,她不觉得自己退休了是个局外人。“当然,在这里压力也是很大的,工作要不停地探索和改革,节奏也很快,比以前要累。”
手术室副护士长于思杰、导管室护士长刘洪和门诊部护士长李素吩都是辞去了公立医院的“金饭碗”。他们最大的感受就是,新体制公立医院效率快、工作量大,虽然身体累,但心不累。“在我们这里,绝对不用去想人际关系的事,就是干自己的活。”于护士长说。刘护士长来医院七年了,她说自己当护士长那年才28岁,这在传统的公立医院是想也不敢想的。“以前的医院都得论资排辈,有职称限制,还得有工作年限的要求。”#p#分页标题#e#
担忧:不知道退休后待遇如何
然而,在新体制下工作,也有自己的担忧。“不知道将来退休是不是能够有保障,和公立医院不同,我们是交养老保险的,如果退休后和公立医院退休的人待遇一样,就没什么不平衡了。”
文章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