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城市
当前位置:北京>养老资讯>养老新闻>养老快报>正文

失能失智老人的养老之忧

  • 来源:www.lmato.com
  • 发布者:pang8763
  • 浏览:885
  • 2015-03-25 11:04
  • 评论:0

  78岁的牟桂琴老人在中山区桂林养护院里已经住了整整两年。虽然因为脑梗发作失去了语言和行动能力,但是老人的恢复状况很好。她的儿子说:在这里母亲得到的照顾“比在家里强得多”。但并非所有像牟桂琴一样的失能失智老人都能住进一家顺心如意的养老院。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愿收住脑梗、奥本海默综合征、瘫痪等失能失智老人在养老行业中已成普遍现象。即使收住这类老人,昂贵的收费和在亲属们看来类似“霸王条款”的免责协议也令亲属们很无奈。虽然也有像桂林养护院这样专门接收失能失智老人,并以“医养结合”为特色的特殊养老院存在,但限于成本、规模等诸多因素,这类养老院的普及推广还面临难题。
  家属的烦恼:老人被4家养老院拒收
  在中山区桂林养护院的一级护理房间里,牟桂琴每天除了可以享受到护工对她个人卫生、房间卫生和生活起居的全面照顾外,还可以接受包括了不定时的查房和医疗特护,以及每天的定时检查等等。
  如果得知牟桂琴老人的境遇,市民王俊福(化名)一定会想尽办法把父亲送到这家养老院里来。他告诉记者,因为患有老年痴呆症,父亲曾经先后被四家养老院拒收。“没有一家养老院愿意接收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王俊福说,有一家私立养老院愿意接收,但是却提出了高出普通老人一倍的收费标准,而且还要签订在王俊福看来“十分苛刻”的免责条款。“最终我们只能兄弟几个轮番请人照顾老父亲。”
  记者了解到,2012年,我市一家养老院为了“退回”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入住老人,甚至和老人亲属对簿公堂。
  养老院的苦衷:老人去世家属打官司
  近日,记者就“失智老人是否可以住养老院”这一问题咨询了市内多家养老院。其中不少单位表示“无法接收”。一家老年人看护中心工作人员称,先前他们专门设区域接收这样的患者,但照顾起来太累了,没护工肯干,而且一旦出现跳楼、伤人等事件,他们负不起责任。
  “大部分的护工都不愿意陪护失能老人,认为照顾失能老人是又脏又累的苦差事,尤其对于那些需要特殊医疗护理的老人,护工本就不具备专业技能,更难照顾。”一家养老院的负责人郭先生表示。
  几家私立养老院对于接收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条件稍微放宽了些,但要求家属出具医院证明,入院前还需签订免责协议。相同的居住和餐饮条件,在高新区一家养老院,“失智老人区”的月托管费为2760元,普通老人的托管费则为1320元。
  我市一家老年公寓负责人潘女士告诉记者,2010年,老年公寓曾经接收过一名失能老人,由于当时干养老行业的时间不长,没有细细把关就让对方入住了。没想到对方入住三天后,身体就出现了问题,住院不久就去世了。自此,对方子女和她打了三年的官司。后来法院判定潘女士胜诉后,对方还一直上诉,让她不敢再收失能老人。
  与这些老人入养老院困难相对应的是,数据显示:在我国,老年痴呆症患病人群已经达到600万到1000万人。每年新发病例在30万例以上。我市养老福利协会的数据显示:我市老年人失能、失智比例已达到7%。
  推广的无奈:床位火爆却挣不到钱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香港、北京、广州等一些地区的养老机构已经分等级设立,有专业从事老年痴呆患者护理的养老机构可供选择。而建设专业化集中养老体制也被视为解决失智老人养老难题的路径之一。不过在我市,目前专业从事老年痴呆治疗的医疗机构少之又少,而专业从事老年痴呆治疗和护理的福利性养老院更处于缺位状态。此外,这类专业化养老机构带有社会福利性质,由谁投资建设也是面临的难题之一。
  在桂林养护院,115个床位已经全满,在新建的桂林养护院分部,80个床位也接近满员。这家养老院的特殊性在于:它是我市为数不多的,专门接收失能失智老人的养老院。但是桂林养护院的“专业化集中养老”模式也面临推广上的难题。记者从桂林养护院了解到,该院开设6年,前五年始终是在不盈利的状态下运行,从第六年开始才微利运行。“我们也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进一步加大对这类专业养老院的投入。”该院负责人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12年,市民政局、财政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完善我市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资金补贴政策的通知》,对选择入住养老福利机构的城市失能特困老人,给予入住养老福利机构费用补助。下一步将继续提高补贴力度,逐步扩大补贴范围。

 

关键字

养老网敬老院养老院老年公寓老码头养老网

 

0 顶一下

文章评论(0条)

如果您要进行评论信息,请先 登录 或者 快速注册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  2013-2014  老码头养老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08020978号  
  • 友情链接
  • 城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