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城市
当前位置:上海>养老资讯>保险资讯>养老保险资讯>正文

福建人社厅副厅长:建立更加公平的养老保障制度

  • 来源:http://www.lmato.com
  • 发布者:养老院发布员
  • 浏览:1098
  • 2014-05-09 14:29
  • 评论:0

  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福建省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以及中央加快建设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部署要求,按照尤权书记提出的“深化改革要体现福建特色,把好牌打成好局”的指示精神,省直机关工委与人民网福建频道联合推出“对话厅局长之思想解放篇”策划报道,进一步推动省直机关单位党员干部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唱响改革主旋律,凝聚发展正能量,把中央和福建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今天推出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赖诗卿的专访。
  主持人:赖副厅长,您好。欢迎来到人民网演播室接受访谈,跟网友打个招呼吧。
  赖诗卿:主持人好,人民网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近年来,随着民众保障意识的不断增强,养老保险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人口老龄化”、“养老金双轨制”、“社保基金缺口”以及“延迟退休年龄”等更是屡屡触动社会神经,成为热议话题。赖副厅长,福建省人口老龄化问题又如何呢?
  赖诗卿: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作为国家和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按照这个标准,我国2000年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福建省2013年60岁以上老龄人口461.5万,占总人口的12.31%,65岁以上老龄人口308.9万,占总人口的8.24%,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由于老龄化来得早、来势猛、规模大、持续长,加上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增长,参加企业养老保险的抚养比将降到2:1以下,也就是不到2名在岗职工要赡养1名退休人员(正常抚养比为3:1),负担极为沉重。人口老龄化高峰的逼近已成为挑战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需要尽早谋划,积极应对。
  主持人: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是一个挑战,网友们很想知道,福建省是否存在养老保险基金缺口?
  赖诗卿:福建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改革近30年,养老保险基金都能够平稳运行。2013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当期收大于支,基金累计结余356.95亿元(其中省级统筹结余94亿元);确保了实行省级统筹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社会化发放,从未发生过养老金拖欠问题。社会各界担忧的基金缺口,主要涉及个人账户做实问题。我们国家实行的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而目前个人账户是空账运行,如果把个人账户做实,我省养老保险基金会有一定的缺口,但因为个人账户是在参保人员到龄退休后才需要兑现支付的,因此,个人账户空账问题对目前的基金平稳运行并没有影响,大可不必担心。当然,个人账户空账毕竟是潜在的财政债务,这里也包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的转制成本财政未及时注入资金等问题,因此合理把握个人账户问题政府责无旁贷。福建省目前正在研究建立养老保险风险储备基金,探索每年从国有工业企业国有资产净值及运营收益划出一定比例,同时将财政增收部分一定比例注入养老保险基金,确保基金长期平衡。
  主持人:因为担心养老保险基金缺口,一些网友以为政府是出于解决基金缺口问题的需要,才考虑延迟退休年龄,很多人对延迟退休有抵触。今天借这个机会,您能不能给网友解疑释惑一下呢?
  赖诗卿:延迟退休年龄的确对于缓解当前的基金支出压力有帮助,但让政府下决心延迟退休年龄还有其他因素:
  一是我国现行的退休年龄设置比较繁杂。如正常退休年龄有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三种,如果算上因病提前退休、特殊工种提前退休的因素,则又增加了男性55周岁、女干部50周岁、女工人45周岁三种情况。此外,同是企业女职工,城镇户籍的50周岁退休,农村户籍的55周岁退休;同是事业单位女职工,编内的50周岁退休,编外的55周岁退休。退休年龄如此繁杂,不同群体之间互相攀比,引发一些社会矛盾,有必要逐步统一。
  二是2012年起我国出现劳动力资源总量出现下降的现象,延迟退休年龄可以缓解劳动力的供需矛盾,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三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劳动者受教育年限不断延长并形成起始工作年龄普遍推后,如果不延迟退休年龄,将限制中老年人力资源特别是女性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
  四是我国退休年龄方面的政策规定是1978年出台的,35年过去了,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人口预期寿命也已大大增长,但退休年龄政策却没有随着形势变化及时调整。目前,国外退休年龄普遍高于我国,如西班牙、德国为67岁,美国、英国均为65岁,法国、哥伦比亚均为62岁。目前我国城乡居民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年龄已实现男女同龄60岁。综合考虑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变化趋势和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要求,我国应当尽早进行职工退休年龄政策的调整设计,适度延后退休年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主持人:社会各界同样关注的还有“养老金双轨制”。在解决养老金双轨制问题上,福建有哪些好的规划与思路呢?
  赖诗卿:解决“双轨制”问题,国家层面正在进行顶层设计,总的模式也是与企业一样,按照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体现制度的公平性。同时,还要根据机关事业单位的特点,普遍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同时要与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工资分配制度、财政体制改革相互配套,明确参保人员的范围、缴费工资的基数和费率水平以及财政补助机制。福建省将遵循“制度逐步并轨、政策合理衔接、待遇平稳过渡”的原则,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在全省布置开展调研摸底,梳理各地试点政策;其次要根据改革方向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费率水平和待遇标准进行研究测算,做好与国家出台的改革方案衔接的政策储备。
  主持人:十八届三中全会针对社会保障工作提出“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目标,并确定“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三个重点。对此,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如何主动作为,在省级层面不断完善政策、改革创新,建立更加公平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赖诗卿:一是全力推进人员全覆盖。没有全覆盖就没有公平性,我们准备及时启动“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试点,全面完成所有符合参保条件居民、职工的基本信息登记,形成统一的基础数据库和每个人唯一的社保标识。并充分使用“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成果,有针对性地开展人员“应保尽保”的宣传引导工作,重点推进工业园区内企业、中小企业以及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参保;引导机关事业单位非在编人员参加企业职工保,不留死角;鼓励城乡青壮年居民参保续保、长缴多缴,切实扩大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覆盖面,推动“人人享有”养老保险的目标早日实现。
  二是统筹推进城乡制度整合衔接。首先,要在已经先行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一体化工作的基础上,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及时研究提出贯彻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我省一体化实施办法。其次,拟在我省推动农村居民进城务工凭居住证参加或接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办法,解决进城务工人员享受与城镇户籍人员同等养老保障服务问题。第三,把握好人社部、财政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的政策要点,深入开展政策宣传解释和舆论引导,全力做好经办服务,抓好信息系统建设,确保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工作平稳实施,解决城镇化进程中人员流动性问题。
  三是稳步提高各项待遇水平。首先,要根据省政府印发的2014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方案,将月人均调整提高的200元基本养老金发放到位。其次,福建省委、省政府决定今年调整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省定最低标准,从每人每月不低于55元提高到不低于70元,增幅17%,要进一步督促落实到位,并探索建立城乡居民保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第三,要认真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对于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要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的基础上,及时叠加发放被征地农民养老待遇。
  四是进一步完善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按国家的统一部署推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平稳实施,在鼓励和扶持企业年金发展的同时,积极研究制定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实施办法,确保涉改单位和人员养老保障待遇不下降,使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真正成为基本养老保险的有益补充。此外,要进一步完善福建省特有的养老保障托底办法,做好县以上无力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未参保70岁高龄职工老年生活保障金发放工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未参保老年人生活的托底保障作用,妥善解决因历史原因未能享受养老金人员的养老保障问题。
  
五是提升养老经办服务水平。以打造“管理统一、经办便捷、服务贴心、运行阳光”的窗口为重点,狠抓经办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和人性化建设,在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上取得明显成效。将经办服务规范化。全面实行“五制”、“四公开”、“三亮明”,即做到首问负责制、全程代理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做到办事程序公开、办事依据公开、办事时限公开、办事结果公开,社保经办工作人员提供服务要亮明身份、亮明承诺、亮明标准,努力使办事群众少跑一回路、少排一次队、少等一分钟。
  主持人:谢谢赖副厅长接受人民网的专访。

  赖诗卿: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



关键字

养老网敬老院养老院老年公寓老码头养老网


0 顶一下

文章评论(0条)

如果您要进行评论信息,请先 登录 或者 快速注册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  2013-2014  老码头养老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08020978号  
  • 友情链接
  • 城市推荐